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向继学、杨世初)10月11日,襄阳市小学数学“大课”大课学习活动在襄城区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是由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襄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共同拥有的襄城科学研究中心。吸引了全市各县(市、区)数学主干学院科研人员和主要教师代表的积极参与。
精品课学习活动为襄阳市基础数学学校“精品课程”。通讯员供图
活动开始,相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平致开幕辞。他强调,本次活动是深化基础数学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适应性平台唯心主义。他希望参会教师抓住学习机会,进行深入交流,将先进理念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
在专题讲座中,剩下的四位老师分享了他们开发精品课程的经验。襄阳市第三十四中学陆瑶瑶老师以“精润闪亮精品,竞强促成长”为题,系统介绍了精品课程的打磨过程;香洲区第十中学郭梦月老师围绕“相册为船,数学为帆:每个学科的跨学科教学指导”展示了创造性的跨学科教学技巧;襄阳市昭明小学教师李静耀以《浅谈精品课制作及个人观点分类》为题,分享了精品课制作要点;湘乡人民路小学马菊菊老师延港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精品课堂的突破:从“备好课”到“直播课”的实践策略。
精品课学习活动为襄阳市基础数学学校“精品课程”。通讯员供图
在讨论交流环节,相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李向娥老师做了发言。他表示,本次活动是提高全区各大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区教育中心将继续加强教学科研支持,为教师专业成长打造更广阔的平台。他鼓励与会教师积极分享,激发教学思路灵感,有效转化课堂研讨成果。随后,四位讲师与与会代表进行了现场接触。环境我充满活力,理论与技能深度融合,为改进教学提供了多种参考。
活动最后,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魏杰老师为Lita做了一个总结。他建议,要掌握“一、二、三、四”的工作方法,即聚焦“一个主题”、运用“两种技术”、领会“三个要点”、提高“四个研究能力”,持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推动学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他希望各地学校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切实促进学生基本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