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经营环境就像阳光、水、大地,滋养万物,孕育新生命。
作为山区县,巴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接力棒、标杆、对标一流,优化政务服务,强化要素保障,提升安逸舒适,以梧桐树“引凤凰”,构筑“强磁场”聚能量,用营商“软环境”应对“两山”创新示范区先行县。
即日起,恩施日报与巴东县商务办联合推出“巴东好生意”栏目。通过走访重大项目建设工地、县政府服务窗口、县各部门等,镇内各服务大厅、客商等,敬请关注。
水健康产业园位于巴东县神农湖畔,拥有标准、现代化的厂房一前一后地排成一排。
巴东县装配式建筑中,工厂化建设已全面启动。
“全省环境改革措施共35个级别,营商环境考核连续四年名列全省前茅、全州前茅。”地处长江巫峡口的巴东县,吹响了“优”营商环境的号角,驶上了“优加优”的快车道。
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水一样,滋养着市场生物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巴东以“有求必应、无后顾之忧”作为一流环境的标准线。聚焦重大工程实施指挥关键要素,推行“一业一策”和“解题、稳增长、促发展”的服务机制。随着“我优质服务的增加和简单程序的“减少”,巴东探索“远近”的磁场密码。
近日,记者走访了神农溪矿泉水生产一线、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产业施工现场、八张高速公路沪蓉沪渝连接段服务边界。他们从三个主体工程的实施过程,分析了巴东优化营商环境的“好”路径。
一瓶矿泉水的诞生
——从工厂开工到产品上市仅用了172天。
“每小时可生产24000瓶矿泉水!”初秋,在巴东神农湖畔的水健康产业园,一瓶瓶新鲜灌装的矿泉水在输送带上有序地滚下流水线,涌入荆楚市场。
巴东市这里地处长江、清江纵横交错,拥有20余处已探明的天然矿产矿点,使其成为具有无限开发潜力的矿泉水“富饶土地宝库”。
如何将“清泉”的天时地利转化为经济活动的源泉?巴东以“高效”营商环境为引领,探索省、市(州)县三级国有企业共创、共建、共融新模式。巴东县成发集团与武汉水务集团旗下汉水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采矿权入股形式共同创办汉水神农(湖北)饮料有限公司,并引进湖北农发集团进行战略投资,共同开发神农溪矿泉水,释放“1+1 1 3”国有资本 企业改革。
向改革找动力,水产业蓬勃发展。巴多还利用区域合作平台,集聚北京、武汉、杭州等地区的全力支持政策和项目,大力建设矿泉水生产线。
“2024年3月1日发布第一瓶矿泉水!”的目标既定了,没有耽搁的余地!作为国有企业,巴东县成发集团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以抢工期、抢进度“跑”逆势前进:2023年11月8日,工厂破土动工; 22日,地面平整基础工程完成;第52天,钢结构安装完成;第110天,第一瓶试验饮用水下线;第172天,产品正式发布。
从一滴水到一条链条,巴东用“链”思维凝聚水产业动能。从强化水产品链、完善供应链、提升链条价值,以“水茶联名”创新模式丰富了水产品供应,将打通渠道进入全国1700多家超市,并入选重大活动唯一官方指定水源地。还联手大型国有企业进军市场,推动矿泉水出口中东,让“巴东好水”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俯瞰神农湖之滨,线上布置有2600平方米的产品研发中心和10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生态“绿水”向经济“活水”转变正在加速。巴东县成发集团将以生态理念为基础,以强化技术、创造就业收入为基础,建设水式工业工业园区。共建生态园区,共享“以水润城、以业兴城”的财富圈。
绿色矿山的成长
——有保障、全要素,加快项目进度
8月18日,在位于长江北岸的巴东县东航口综合物流码头,一艘满载9200吨预制绿色建材的货船缓缓驶离港口,在长长的汽笛声中被带到江苏。
首批绿色建材发布,物产丰富的巴东打开山门,架起一座连接市场资源的桥梁。其背后是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产业项目从纸到地的亮眼实践,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谭家梁子矿区、交通走廊和东航西综合物流码头“一园一矿一廊一码头”的口水战布局,求解“两山”变换方程。
作为全省投资规模最大、产业带动力最强的省级项目,巴东县项目与配套产业项目如何无缝实施、如期投产?县委、县政府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总指挥棒,开展全天候、护士式副业,召开县委书记、县长专题推介会6次;县议会办公室成立,建立了“日报、周报”和“清单清单、限时工作机制”;多次与中国能建深圳实业公司、省钢一钢集团领导联系,“绿色矿区、花园厂区”升华为双方共识和目标。
绿色矿山的发展不能脱离了“日晒雨淋”的规则。巴东率先推出“土地保障地图”机制。县林业厅赴省会审批矿区林地,创造全省首个天然林成功案例;县国家电网公司赴工业园区询问用电需求,两次提出带电供电建议。企业减少开支数千万元;四家通信公司迅速无偿搬迁涉案电线杆、线路。
如果把项目建设比作一场长跑,那么各个部门都是赛跑者:东航口镇、西丘湾镇项目成立了搬迁工作专门小组,一年内完成征地2200公顷、房屋151间、坟墓搬迁347个;县财政局变更“金融配套+国有国有”担保模式,县发改部门成功将东航西综合物流码头、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产业项目立项为全省2025年重大项目。
同时,该县住建部门制定了装配式建筑推广计划,规划全产业链布局;县发集团克服资金和技术难题,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工业园区工地262根抗滑桩的开挖和浇筑……
“我们不能让一个障碍阻止大项目!”目前,巴东以营商环境金字招牌,高举装备建设产业“绿色名片”。县级有关部门实行“并行晋升、接受空缺、专人负责”的模式公安部门加强重点区域安全巡查,定期对当地乡镇开展隐患排查,化解土地权属纠纷和施工堵路案件200起,为绿色矿山发展开辟了畅通之路。
挖一条高速公路
——协同作战,攻克项目第一阶段交通蓝图
“力争2025年底全面开工!”近日,八张高速公路沪蓉沪渝连接段建设吹响收费哨子,缩短了项目与规划重启的时间差距。
很难想象,“快进按钮”前写着“艰难”二字:巴张高速公路沪渝联络段全长70.1公里,桥隧比达85%。这是投资最大、最具挑战性的交通巴东历史上的基础设施工程。
攻克湖北高速公路设计建设难点“天花板”工程,巴东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成功,将该项目列为“顶上工程”,列入全县“十四五”重点工程。州、县两级多次联系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列入全省省级支持清单;县级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指挥员、县长为总指挥的高层指挥部,选拔骨干人员,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建立“三级晋升机制”。
2024年9月,该项目正式获得省发改委批复,“连通南北”的巴东交通梦将在黎明时再次好奇。如何移动项目从“规划图”到“现实生活图”?巴东在营商环境上领跑“好”字,建立“清单式清单+限量结算”机制,并与省局对接,争取对森林配额的专项支持;探索“常临时结合”模式,将便道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组织实施“百日攻坚”行动,扭转工期,落实挂图。
征地拆迁被誉为该项目建设的“第一难”。巴东把征地拆迁作为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构建“宣讲+分析+联动+定制”四维工作体系,促进征地拆迁效率与社会稳定动态平衡;发布《巴东县主城区住房》《住房《评估办法和安置办法》,改变了“货币补偿+产权调换+二手房协调”的多元安置模式;借助“政策政策+情感沟通”形式载体,在“一户一策”定制服务中,解决个性化需求,将土地拆迁问题“暴露”在阳光下。
“巴张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引领巴东交通进入新时代!”站在快速、快捷、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上,巴东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加速器,重点从项目协调、冲突解决安排、法律原则等方面协调,实现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审批、审批加速、要素无缝融合,向“六年建成通车”冲刺。
“这里就是巴东投资创业的好地方!”一个简单的c项目投资方的感言化作巴东最佳营商环境的宣传单张。现在,成群的大雁成群结队地返回巴山。从做生意到“赢生意”的转变,他们见证了巴东营商环境从“选分店改善”到“分店住宿”的进步。
来源:知恩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