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致王静、李万年、李振海)为深入探索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广东林科院相关专家联合组成调研组,自11月7日起赴湖北省十堰市进行专题调研。十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权建宙陪同调研。
调研组进行了现场考察。通讯员供图
本次调查采取“研讨交流+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关注丹江口库区生态修复问题。调研组第一站来到云阳区六陂镇彭如村,考察了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技术推广项目示范项目由十堰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实施。该项目针对库区场地特殊条件,创新应用乡土树种混合、集装箱吊装等技术,为水资源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在丹江口市,调研组专程参观了石漠化治理的成功范例“火焰山”生态修复区。据当地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地区因岩石裸露、土壤贫瘠,曾被称为“火焰山”。在爆炸性整地、连根拔地、封山渗透等综合治理措施的作用下,目前植物覆盖率已从不足30%提高到75%以上,成为全国石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标杆案例。调研期间,调研组分别与郧阳区、丹江口市林业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丹江口库区土壤贫瘠、造林成活率低、植被恢复困难”等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详细听取了十堰市在修复工程生态技术创新、政策保障、长效管护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此外,调研组还参观了郧阳区橄榄产业基地,对十堰市基于生态治理成果打造特色经济林战略给予高度评价。调研组表示,十堰市在丹江口库区生态保护和石漠化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坚持生态优先、强化治理的管理理念该技术对广东乃至全国类似地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